在我們的太陽系當中,太陽、地球、以及月亮,形成了一個精巧的系統,在歷史上塑造了我們對於年、月、日的概念。這類行星系統在銀河系中相當典型,行星繞著恆星公轉,衛星繞著行星公轉,當恆星、行星、衛星連成一條線的時候,日食(或月食)就會發生,數以百計的傳說都從這個詭異又迷人的天文事件說起。
以數學的角度來說,我們可以用五個參數近似這樣的系統:兩個軌道的半徑、兩個天體運行的週期、以及兩個軌道平面的夾角。考慮靜止的三維座標,並且讓恆星做為原點而行星在 $x$-$y$ 平面上半徑為 $R_1$ 的圓。衛星的軌道是以行星為圓心半徑為 $R_2$ 的圓。不過這兩個軌道不一定在同一個平面上,我們用 $\theta$ 表示兩個軌道平面的夾角。當行星在恆星的 $+y$ 方向的時候,衛星的軌道會通過 $(0, R_1 - R_2, 0)$, $(0, R_1 + R_2, 0)$ 以及 $(-R_2 \cos \theta, R_1, -R_2 \sin \theta)$ 三個點,如下圖所示。
俯瞰時(視線沿著 $-z$ 軸的方向)行星與衛星皆以逆時針等速率公轉。
行星與衛星的軌道關係是固定的,也就是說兩個軌道的夾角不會因為行星公轉而被旋轉,如下圖所示。
如果行星的公轉週期是 $T_1$ 個地球日,而衛星的公轉週期是 $T_2$ 個地球日,從恆星、行星、衛星按照順序在 $+y$ 軸上對齊的時刻算起,經過 $t$ 個地球日後,恆星、行星與衛星的夾角是多少?你需要回答以行星為頂點的那個角度。
輸入只有一行,包含六個以空白分開的整數 $R_1, R_2, T_1, T_2, \theta, t$。
軌道夾角 $\theta$ 是以度數的單位輸入。
輸出 $t$ 個地球日後恆星、行星與衛星的夾角。
輸出的單位是度數,並且落在 $0$ 至 $180$ 的範圍中。
你的答案會被視為正確如果相對或絕對誤差不超過 $10 ^ {-4}$,正式的說,如果你的答案是 $a$ 而正確答案是 $b$,你的答案會被視為正確若且唯若 $\frac{|a - b|}{\max(b, 1)} \leq 10 ^ {-4}$。
20 10 36 8 45 27
60
149597871 384399 365 27 5 1000
73.02050669239190587433
149597871 384399 365 27 5 0
180
| No. | Testdata Range | Score |
|---|